归国圈

北京理工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首批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先后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科进入 ESI 国际学科排名前1‰。

北京理工大学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与教育发展前沿,大力实施“强地、扬信、拓天”的学科特色发展战略,形成“优势工科引领带动、特色理科融合推动、精品文科辅助联动、前沿交叉创新互动”的学科整体建设布局。学校现有教职工3400余名,汇聚了23名两院院士、200余名高层次人才和35个创新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万余人,在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共15件作品获“十佳作品”奖。

近两年,学校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对外合作、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学校各项工作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实施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的SPACE+X(寰宇+)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建立9大书院,本科理科招生成绩跃升至全国“双一流”高校第12位,本科生源质量实现较大突破;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四青人

北京理工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首批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先后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科进入 ESI 国际学科排名前1‰。

北京理工大学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与教育发展前沿,大力实施“强地、扬信、拓天”的学科特色发展战略,形成“优势工科引领带动、特色理科融合推动、精品文科辅助联动、前沿交叉创新互动”的学科整体建设布局。学校现有教职工3400余名,汇聚了23名两院院士、200余名高层次人才和35个创新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万余人,在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共15件作品获“十佳作品”奖。

近两年,学校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对外合作、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学校各项工作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实施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的SPACE+X(寰宇+)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建立9大书院,本科理科招生成绩跃升至全国“双一流”高校第12位,本科生源质量实现较大突破;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四青人才数量增长2倍,建立全球人才工作站23个,打造全球选聘体系;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学校科技投入总量近80亿,牵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其中一等奖2项;深度拓展办学资源,在重庆、唐山、济南等地建设综合性平台,为学校建设发展与服务区域经济汇聚新动能;面向国际,学校已经与6大洲74个国家和地区的270多所高校签订校级合作协议,形成人才国际化的全球网络。

“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徐特立老院长倡导的“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共同铸就了学校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汇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开展前沿交叉研究,打造以学术特区和人才高地为特征的学术创新平台,竭诚欢迎优秀人才加盟。

收起 > > >
归国圈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基本条件
1.取得博士学位后,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
2.年龄不超过40周岁。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如果取得突出研究成果或其他突出成绩,可以突破任职年限等限制,破格申报;
3.入选后全职来校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一年以内
支持措施
1.资源配置:聘任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提供博士后、博士、硕士专项指标;安排办公实验用房;配备工作助手,也可自行组建学术团队。
2.经费支持:提供科研启动经费200-600万元(含国家配套)。
3.薪酬待遇:
①聘期内年薪50万元起
②学校缴纳社保、职业年金及公积金约12万元/年
年底绩效+高水平成果奖励(上不封顶);
④实行薪酬动态增长机制
4.生活待遇:提供200万元安居补贴(含国家配套);具有中国籍的引进人才,可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的限制在北京落户;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等生活问题。
5.保障计划:为回国参加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会评答辩人员提供国际往返差旅费,对于参加会评但未入选人员,以优厚待遇聘任至“特立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岗位。
“特立青年学者”人才支持计划
基本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自然科学类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或成果突出者年龄可适当放宽,能全职来校工作;
2.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具有2年以上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等工作的经历。
支持措施
1.资源配置:聘任为博士生导师,优先提供博士生、硕士生专项招生指标;每年提供团队岗、科研统筹岗博士后指标各1名。
2.经费支持: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0万元
3.薪酬待遇:
①聘期内年薪42万元起
②学校缴社保、职业年金及公积金约12万元/年
年底绩效+高水平成果奖励(上不封顶);
④实行薪酬动态增长机制。
4.保障计划:入选者中特别优秀的校外引进人员经学校审定后参照学校对于相当水平人才计划入选者提供的安居条件执行。
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准聘教授、特别研究员、特别副研究员
基本条件
具有海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世界百强院校博士学位获得者或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者优先。
支持措施
1.资源配置:聘任为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优先提供博士生、硕士生招生名额。
2.经费支持:提供科研启动经费40-100万元
3.薪酬待遇:
①聘期内年薪30万-42万元起
②学校缴纳社保、职业年金及公积金约10万元/年
年底绩效+高水平成果奖励(上不封顶);
④实行薪酬动态增长机制
4.生活待遇: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等生活问题。
优秀博士后支持计划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
基本条件
1.获博士学位3年内;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其中,特立博士后年龄不超过32周岁,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
2.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创新活力和学术潜能,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支持措施
1.岗位设置及基本薪酬:
①特立博士后:面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后毕业生进行贯通培养;出站后按相关学术标准可聘至预聘制教师岗位,年薪30-50+万元
②团队岗:支撑学校重点发展学科、高层次人才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建设,年薪25+万元
③科研岗:为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团队提供有效的科研力量,年薪18+万元
④思政岗:从事辅导员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青年人才,支撑学校思政队伍建设,年薪23万元
2.人才资助: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在学校岗位年薪资助基础上,国家资助20万元/人/年
3.经费支持: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科研启动经费20万元;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特别资助等项目科研启动经费5-18万元
4.生活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协助解决本人及配偶、子女在京落户、子女入托入学等生活问题;按学校有关规定享受与教职工同等福利待遇。
学术领军人才:薪酬待遇、经费支持及服务保障等一事一议。
归国圈
归国圈
归国圈
归国圈
归国圈
归国圈
归国圈
归国圈
归国圈
归国圈
归国圈
归国圈
人才项目类别
姓名
办公电话
邮箱
学术领军人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特立青年学者
蒋老师、蔺老师
+8610-68914243
bitrcb@bit.edu.cn
青年骨干教师
张老师、杨老师
+8610-68918577
bitzhaopin@bit.edu.cn
博士后研究人员
黄老师、张老师
+8610-68914539
bitpostdoctor@bit.edu.cn
归国圈
归国圈